传媒学院于2009年建院,现有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和数字媒体技术三个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22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7人。 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多名教师在省级课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吉林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优质课程《影视鉴赏》获得一等奖;12人次获得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等级奖。近年来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赛区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6项;吉林赛区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6项,优秀奖40项,吉林省首届大学生主题创作短视频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优秀奖25项。在时报金犊奖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优秀奖66项;学生视频作品《闪光的足迹美丽的人生》在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传媒学院拥有广播电视系统、摄影、高清光纤非线性编辑、数字音频、演播、CG等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实习实训环境。我院与省内外多家融媒体中心、文化传媒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签订实习协议,为学生搭建校外实习实训平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业界拍摄、制作实例,帮助学生锻造“就业免疫力”,缩短职业适应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影视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文知识和审美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将掌握影视创作思维、融媒体思维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影视公司、新媒体公司、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导演、创作、编剧、节目制作、艺术摄影、记者等工作。 专业特色: 1、跨界融合 结合影视艺术、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独特的跨界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全面的传媒素养。 2、实践导向 通过参与电视、广播节目的制作和编导工作,以及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模块化课程 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影视制作、新媒体传播、广告策划等多个方向的模块化课程,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4、前沿技术 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引入影视特效制作、短视频创作等新兴领域课程,确保学生掌握最前沿的技术与趋势。 主干课程: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概论、电视艺术学、视听语言、摄影基础、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录音与编辑技术、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与艺术、纪录片创作、电视导演基础、艺术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影视公司、新媒体公司、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导演、创作、编剧、节目制作、艺术摄影、记者等工作。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厚基础、重应用、强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将具备扎实的影视理论修养和影视摄影与后期制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艺术修养、创新能力和职业摄影摄像师的基本素质。通过系统训练,学生能够在影视领域及相关行业内从事影视编导、影视包装设计、影视特效、影视广告动画设计等工作。 专业特色: 1、本专业结合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建立“双平台”和“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平台”即专业教育平台与产业教学平台相结合,确保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参与实际项目;“三融合”即专业融合、项目融合和实践融合,通过跨学科学习和项目演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艺术作品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影视摄影、影视声音录制与后期编辑等核心技能训练,学生将具备影视艺术创作与制作的能力。课程设置涵盖影视项目的创意、包装与运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行业运作模式,提升市场分析和内容策划能力。 主干课程:影视艺术学、影视摄像、非线性编辑、文学基础与影视应用写作、影视节目制作技术与艺术、影视声音录制与编辑、纪录片创作、影视后期合成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广告公司、新媒体平台等从事影视编导、影视包装设计、影视特效制作、影视广告动画设计、影视项目策划与运营等工作,也可自主创业,从事影视创作与制作相关领域的工作。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学院网址:http://web1.bdxy.com.cn/cmx/ 联系电话:0434-6090946 学院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