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原中文系)是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创办于2000年。现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5人,97%以上的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01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201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吉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评价为B级。 文学院遵循善学、笃行、求真、创新的精神,以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栋梁之才为己任,以“素质、知识、能力”为教学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教师教育培养方向,着力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2016-2024年,文学院先后有260人考取了天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校的硕士研究生,平均考研率达8.1%。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熟悉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和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能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领域承担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在文化、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外文学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训练。 主干课程:写作、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记者、文秘、考研等。 专业特色: 特色一: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 专业形成了以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技能、中学语文微课制作、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等四个模板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训练体系,提升学生的教师专业能力。 特色二:以“以文化人”工程为品牌,探索师范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聚焦师德素养、母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语文教育教学素养与创新素养四大素养,注重培养学生教育情怀,将课程教学与教育情怀相结合,为师范生坚定立德树人理念,主动进乡村、留乡村,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力量。不断推进以文字化人、以文学化人、以文化化人“三文化人”工程。 特色三:以“学科竞赛”为引领,拓展实践育人渠道。 学院以诵读、教案设计、说课、板书设计、讲课等竞赛等为引领,开展特色化实践育人活动。最终实现“文化育德、三原育智、三融育才”模式。通过文化类、文学类、语言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来“育德”,通过“原典导读、原创讲授、原作培育”来“育智”,通过语言文学与哲学、历史等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来“育才”,培养出面向地方重大文化战略与中文数字化时代重大需求的应用性交叉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学院网址:http://web1.bdxy.com.cn/zwx/index.php 联系电话:0434-6091123 学院微信公众号: |